7 月 28

卡盧仁波切 | 如何能夠讓心穩定

問: 親愛的仁波切,能否請你解釋一下如何能夠讓心穩定?

答: 你不可能通過置身於宗教物品或宗教環境中來獲得穩定的心,也無法通過擁有各式物品而獲得穩定的心。為了讓心穩定,你需要認出心性本然。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。停止抓取才會有穩定的心。所以,如果你能理解這一點,以不抓取的態度生活,你的心會自然而然地穩定下來。

我們的心之所以會非常不穩定,是因為我們每件事物都想要抓取,從宗教物品、到日常用具、伴侶、生命或任何事物,我們都想要抓取。為了有一顆穩定的心,你必須理解抓取之心的因。

為了理解心的抓取,你需要了知自己的幻惑。而要了知自己的幻惑,你需要看到幻相的實質。幻相存在於哪裡?它是在內、在外、或在中間?是在我剛開始這個話題的時候?或是在結束這個話題之後?還是就在此時此刻?是否萬物皆為幻相?要是萬物皆為幻相,那麼問題又來了:我怎麼能夠用自己的拳頭、手指感受到我的桌子呢?因此,對於“如幻”有正確的見解也非常重要。

……

幻相這個詞的真正含義是指:相信並非實存的事物(真實存在)。要理解這一點,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瞭解我們自身的無明。如果能夠瞭解無明,你便能理解幻相。你必須理解苦的含義,及其成因。至於你是否宣稱自己是業力的信仰者,並不重要。

談到業力,當前有這樣一種現象,很多佛教修行者試圖很用力地抓取業的概念。“哦!我們必須捨棄惡業,積累善業。”這有點像我們一定要弘揚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,並駁斥其他所有的政治意識形態。這是非常極端的心態,也不是理解業的方式。

如果你理解了幻相的含義,苦的含義及苦的實質,理解傷害他人的行為會導致的後果,那你會自然而然地尊重業力。但如果你說“我需要控制自己的業力,我需要捨棄惡業,積累善業。”若是抱有這種“想要控制”的心態,是不會有幫助的。

因此,為了有一顆穩定的心,你需要停止抓取。但這個想要停止抓取的念頭本身——“我需要停止抓取”的這個想法,這個想要控制的想法,這種幻惑以及“我要控制我的幻惑”的想法——這種控制本身便一種是幻惑。想要控制自己的抓取並對自己說“我不應該有任何抓取的想法”,“卡盧仁波切說過,這樣是不好的,是有所期待”——所有這種對抓取的責備,以及試圖對這種抓取進行控制,都是行不通的。

因為如果你試圖壓制某種東西,事情並不會如你所願。如果試圖壓制住自己的抓取,而不去分析這種抓取感來自哪裡,那你就是在企圖控制自己的抓取感,而這個控制的本質就是我執。所以,我認為你要先理解這一點。

很多人說“我不想生氣。我要停止生氣,我再也不想生氣了。”如此,你就為“生氣”這件事額外罩上了一個泡泡,繼而說:“我要控制憤怒。”你越是控制,憤怒就越發顯得強烈。而你越是能理解憤怒的本質,憤怒越會減少。事實就是如此,因為憤怒是毫無用處的。

所以,要有一顆穩定的心,你必須瞭解這種抓取感,進而減少抓取,並且要懂得如何減少這種抓取,而不僅僅是對其進行控制。想要控制抓取,只是一廂情願的期待。

比如,我看到很多佛教徒在臉書留言說“我應該無所期待地修持佛法,放下所有期待。”在你告訴自己,“我不應該抱有任何期待! 不應該!”的時候,其實潛藏著強烈的執取。它聽起來像是一個宏大的宣言,但其本質還是我執。它的核心是控制欲。而控制欲根植於我執與無明。因此,你必須一直探尋到海底最深處,這非常重要。

舉例來說,為了發現海裡各式各樣的魚類,人們必須出海航行到各個不同的地方,然而與此同時,也必須探索不同的深度,直至海底。所以,為了理解我執並消融它,為了理解幻相、理解抓取感,為了理解並獲得穩定的心,你需要更深入地探索。但是如果你的深入探索摻有強烈地想要控制一切的想法,這個想要控制一切的本質便是我執。我執來自無明,即缺少明覺。

所以,我們應該相當留意自己慣常的心態模式。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會說“我要控制憤怒”、“我要控制嫉妒”、“我要控制業力”。所有這些控制的想法都來自於你認為你能夠且應該控制,而這是你的幻惑。這是一個極端。還有另一個極端,比如有人說“歐耶!我們是宇宙的一部分,什麼也不用控制,隨心所欲吧,我們就是宇宙的一部分。”於是他們徹底放縱。這也不能解決問題。

中道在於,你需要有一些基礎的準則,並依此實修。以上就是我的回答。

 

獻上我的愛與尊重
卡盧仁波切
2020年6月21日 臉書直播答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