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 月 19

卡盧仁波切 | 尼古瑪之「噶烏大手印」 (上午課程)| 第一輪禪修

所以,第一步是:「ལུས་རྣམ་སྣང་ཆོས་བདུན།」,即姿勢,毗盧七支坐的姿勢。

這相當簡單,對嗎?雙腿盤坐。如果可以的話,把兩條腿像這樣盤起來。如果做不到,就只是簡單地讓左腿在內,右腿在外,散盤的姿勢。現在在場的各位都坐在椅子上,也是可以的。最重要的是,無論採用哪種姿勢,要確保它幫助你的心更為鎮定和清明。那是最重要的,好嗎?顯然,如果你那樣坐(現場做反例示範),那不是個好主意。

所以,只是確保你的背部,你的整個身體的姿勢是直的,但不要太極端,不要像軍隊訓練那樣的繃直。而是,直,柔和,柔軟,就這樣。

保持雙眼睜開,面朝正前方。

然後雙手保持阿彌陀佛手印,或放在雙膝上,這兩種姿勢都可以。最重要的是,無論採用哪種姿勢,確保它幫助你的心更為鎮定,更清明,不要讓心處於雲霧繚繞的狀態,明白嗎?

然後,首先,你需要用鼻子呼氣,柔和地,三次呼氣。我會示範並講解。

所以,當你以這樣的姿勢坐好,然後呼氣,再吸氣。

在第三次呼氣時,伴隨著呼氣的過程,讓自己的心保持一種出離感,明白嗎?

即,當你呼氣時,當你吸氣時,不要讓自己的心想著「我的氣息在去向何處?它怎麼去的?它該去何處?它應該去哪兒?」,這些統統不要在意。只是讓你的心伴隨著呼吸,不跑到呼吸之前,不落在呼吸之後,就只是伴隨著呼吸。當你呼氣時,當你吸氣時,把你的心放在呼吸上,明白嗎?這很重要。好嗎?

如果你過度擔心「呼吸的氣息應該怎樣?它應該去哪兒?它應該持續多長時間?該用多大力度?我該增加一些還是該減少一些呼吸呢?」,這時你的心就是在旅行。如果你的心在旅行,你就分心散亂了。所以,不要過度擔心那些,就只是在你呼氣的時候,把你的心放在呼氣的覺受上。你的心只是簡單地專注於此。把你的心放在氣息的力度與覺受上。在你吸氣的時候也是如此。

接下來是第二次呼氣,也是如此。對嗎?第三次,你吸氣,呼氣——在第三次呼氣的時候,以出離感伴隨著這次呼氣,任由它去。明白嗎?然後禪修。明白嗎?以上就是第一輪。好嗎?

所以,你吸氣,呼氣,呼氣的時候讓你的雙手這樣放在膝蓋上。當你呼氣的時候,伸展手指。你將雙手這樣放在膝蓋上,對嗎?就像這樣,像你坐著禪修時的姿勢那樣。然後,在你吸氣的時候,你收回手指。呼氣的時候,伸展手指。對嗎?所以大家都理解了,對嗎?好的。

不必太快!也不必太慢!只是找到你自己的節奏。當吸氣時,我示範給大家看。

首先,吸氣,完整地吸進來,對嗎?[仁波切示範吸氣]

然後,呼氣,在第二輪呼氣的末尾,帶一點點衝擊力,在呼氣的末尾,不是在呼氣開始的時候,而是在呼氣的末尾。然後再次吸氣,這是第三輪呼吸,鼻吸,鼻呼,在這次呼氣的末尾,稍用一點推出去的力度。伴隨著這個推力,讓你的心抱著出離的態度,出離感。藏語里我們稱之為「དམིགས་པ་མེད་པ།」,意思是「不抓取」。

所以,你訓練自己的心,讓它在你吸氣和呼氣的時候,不要有抓取感,對嗎?因此,在第三次呼氣完成的時候,你的心處於不抓取的狀態。明白嗎?

所以,如果你不抓取,你的心就處於近乎鎮定的狀態。不過這也取決於你的心是否散亂或雲霧繚繞。如果你的心裡既不雲霧繚繞,也不散亂,如果離於抓取或僵固,那便是禪修真正的定義。

如果你心有抓取,那麼你就會有錯謬的想法,諸如:你的心該在哪裡,你想要什麼,你希望什麼,你期待什麼。那創造了幻相,幻相創造了你錯謬的現實,錯謬的現實染污了你的心。因此,很重要的是要懂得,至少去訓練自己,如何讓心處於不抓取的狀態。好嗎?

不要過多地去想:「哦,我覺得我認出了心性本然狀態」,這與此毫不相干,不要理會。

首先,重要的是,先分開運用各個方法,然後再將它們整合在一起,於是就變成了真正的好的禪修。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方法,也就不會知道該怎麼整合。

因此,第一步是「如何讓心處於不抓取的狀態」。一旦你知道「如何處於不抓取的狀態」,你就會自然而然地知道自己有更多的能力去認出「念頭的投射」,消融「念頭的投射」,並化解「念頭的投射」的力量。

「念頭的投射」,首先是認出它,其次是消融它,最終在心上有足夠的力量或多或少地消融它或不受它影響。尤其是你在禪修的時候。明白嗎?

所以,第一步是「如何處於不抓取的狀態」,「不抓取」, 「不抓取」, 「不抓取」, 「不抓取」。然後,當你心性穩定,建立了心性穩定的基礎,你的心上就有空間去認出什麼是散亂,什麼不是,你的心裡有空間。否則,如果你試著說:「我不想散亂。我的喇嘛告訴我,我的仁波切告訴我,不要散亂。」,那麼你就是在懲罰自己。那是自我懲罰的另一種形式。當然,你不是在鞭打自己,但你在折磨自己的心。你說「我不應該散亂」,然後就會陷入某種自責之旅。這沒什麼幫助。我自己也曾很多次犯過那樣的錯,所以我才會這麼說。我沒有說:「嘿,看我,我是卡盧仁波切,我從不犯錯。」。我沒這麼說。我犯過那樣的錯。每個人都犯過那樣的錯。

所以,第一步是「如何讓心處於不抓取的狀態」,好嗎?這與「認出心性本然狀態」還差得很遠。它聽起來非常美好,我知道。但還差一大段距離。好嗎?所以不要把事情混淆在一起。不要以為「哦,我覺得那就是心性本然。」那不是。還遠著呢。明白嗎?

以上是第一點,如何建立心性基礎,讓心處於不抓取的狀態。

你不需要給自己找藉口說「哦,我有不好的業。」不要那樣,否則你永遠也不會開始。不要對自己說:「哦,我認為我的業不好,我有很糟糕的業力連結,我曾經對她說過這樣的話,我曾經對他說過那樣的話,所以現在我有這種業報,所以我的心極其怪誕。」不要跟自己說這些。

所以,最重要的是,呼氣,吸氣,呼氣,吸氣。讓你的心保持清明、有覺知,把心放在呼氣時與吸氣時的覺受上。在第三次呼氣的時候,伴隨著呼氣的過程,伴隨著氣流呼出的覺受,讓心處於不執著也不抓取的狀態。就這樣。

以上是第一輪禪修。大家都很清楚了,對嗎?這就是第一輪禪修。

第一輪禪修

你放下自己的身語意在過去做過的一切無意義的業行。從此時起,直至你在禪修中達到一定程度的穩定,松開你的努力,松開你投諸在惡行或無記行上的力,甚至松開你在善行上投諸的努力。以毗盧七支坐的姿勢,三次排出肺部的濁氣,然後進入自然安歇,不要講話,甚至放下你對呼吸練習或呼吸本身的注意。讓心無造作地放鬆。

 

༄༅། །ཕྱག་ཆེན་གའུ་མའམ་རང་བབས་རྣམ་གསུམ་ཞེས་བྱ་བའི་ཁྲིད་ཡིག་བཞུགས་སོ།།

「噶烏大手印之引導,亦名智慧空行母尼古瑪三自然安歇法之引導」
多羅那他著

尼古瑪之「噶烏大手印」,卡盧仁波切講授(上午課程 – 42′ 58′ ′ )
噶舉蘇卡秋林 —— 2022年3月11日,週五